
先进制造:5G产业链、新能源车产业链。先进制造业中5G、新能源车业绩增长更确定。第一,5G商用渐行渐近,通信产业将迎来新变革。5G是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计划的重要基础设施。从2G到4G属于效率和安全性的进步,而5G是将通信扩展到万物连接,它将面向未来VR/AR、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等诸多领域。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2020年启动5G商用。在2018年6月MWC中国分会上,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在2019年实现5G预商用,2020年全面商用,华为、vivo、OPPO均宣布2019年发布5G手机。5G将撬动万亿市场,2017年IMT-2020(5G)峰会预计:2030年,5G将直接/间接带动我国经济产出6.3/10.6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3.6万亿元、就业机会800/1150万个。参照国外3G/4G的建设周期,2019-2023年我国将迎来5G建设周期,预计2019年启动小规模建设,理论上投资规模将远超4G。基于5G全网覆盖假设,预计三大运营商将建设600万个5G基站,对应潜在网络设备投资规模1.2万亿元,其中9000亿用于无线设备投资(假设单个基站均价15万元),3000亿用于有线设备投资(按经验两者3:1)。行业分析师预测5G板块扣除异常数据18/19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5%/20%。第二,新能源车不断普及,已成先进制造核心方向。政策方面,2009年至今,产业政策已逐步从单纯的按车型补贴,向多元全面、科学的政策引导转变:①逐步退坡补贴金额、提高获补门槛;②对产业链中电池、充电设施等进行支持。现阶段,除约定持续至2020年前的补贴政策外,2018年4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乘用车双积分政策,通过积分交易的市场化方式,有效衔接补贴退坡,利于产业长期发展。规模方面,2018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87.9/86万辆,同比增长70%/75.6%;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将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市场空间巨大。展望19年双积分首次考核,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双积分”+“补贴”+“市场”三轮驱动时代,油耗积分以及新能源积分将促使合资及外资车企加速推出电动化车型,带动行业增量,外资车型的推出也将引领国内车型的进一步升级换代,更多催化市场需求。配套产业方面,三元锂电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更高,是动力电池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将拉动锂、钴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行业分析师预测新能源车18/19年销量同比48%/35%,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0%/20%。
上述量化私募人士表示:“在科创板采用T+0策略的优势是标的振幅较大。从运用量化角度来看,目前股票数量和历史数据都存瓶颈,只能做一些基于个股的交易型策略。”融券利好量化策略科创板股票上市第一天就成为两融标的。同时,在两融业务上游环节,即券商借券环节,一方面公募基金、战略投资者等机构可出借股票,且期限费率灵活;另一方面,机构出借券源后,券商可实时借入(主板要求T+1),供客户融券卖出。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创板融券制度利于量化策略施展。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有记者提问,政府将推出一个新的系统来改善监管制度,加大惩戒力度。想问政府如何确定某家公司处于哪些类型,是否有计分制度或评级制度,最严厉的惩戒是什么情况?
基于此,方燕提出以下建议:一、建议由各级市政部门在疫病流行期间,将普通公众丢弃的带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口罩当作危险废物进行处置。二、建议由各级市政部门统一领导,所有小区一律设置专门存放口罩的垃圾桶,应予以特别标注,粘贴“危险废物识别标志”。三、建议由各级市政部门统一领导,所有小区加大宣传力度,要求所有公众将口罩丢弃在单独设置的专门垃圾桶内,请勿和生活垃圾混同丢弃。
责任编辑:张迪⊙记者 吴晓婧 ○编辑 于勇如何做到老有所依,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现实问题。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第一支柱在养老金体系中承担的份额过重,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账户,有望成为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
这次政策底已经出现,短期反弹、中期反复筑底。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政策目标,政策开始微调。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相比7月底新增三个内容,即“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且会议并未提到“去杠杆”和“房地产”,这意味着高层对经济下行的趋势和成因已有充分认识,以更加积极态度应对潜在风险,政策底已经出现。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及一行两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很明确地释放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积极信号,有关民营企业纾困政策随之密集出台。10月21日《有望迎来年内幅度最大的反弹》起我们将短期观点转为乐观,强调A股将迎来年内幅度最大的反弹,主要逻辑是跌幅深、估值低、政策强。但中期市场仍需反复筑底,政策拐点出现,但是企业盈利恶化的趋势不变,市场处于政策上盈利下的交织期。本轮A股盈利始于16年中,进入2018年后业绩开始回落,特别是三季度盈利加速下行,这种趋势将延续。然而,10月M2同比继续回落至8%,政策力度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而且,这次情形更复杂,外围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悬而未决,业绩底在哪里、有多深,都是未知数。需要时间检验政策的力度和效果,需要进一步确认盈利回落的幅度,时间上市场底滞后政策底,空间上市场底是否更低,不一定。回头看,2008年上证综指跌至1664点时政策加码,四万亿投资计划出台,指数反弹到2100点再次回落到1814点时基本面预期明朗,市场底出现,但未出现新低。